2022年度在推进课程与思政互融、教书与育人互促方面基本情况:
作为思政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不断探索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解决好“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首先,以思政课程为主阵地,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形态。受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多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认知上可能会出现偏差,所以,要站好思政课堂主阵地,积极利用思政课的课程优势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在讲授《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时,有同学基于个人家庭在建国初期、改革开放等不同时期的曲折际遇,而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在发现问题后,及时对学生的情绪进行安抚,并在理论上说服学生,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和时代特点等各个角度正确的认识问题,解开了学生的困惑,打开了学生的视野,取得了较为理想的说服教育的效果。
其次,不断加强思政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创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最大的区别在于,思政教育的元素相当充足,可以说是信手拈来,但是政治性突出,又可能导致内容空洞乏味,缺少吸引力和说服力。因此,在课程的设计上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持续关注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思想新论断及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并及时融入教学中,更新教学内容,确保政治站位的“高、准、稳”;第二,教学内容必须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回应学生关切,避免授课内容“假、大、空”。比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都是通俗易懂的道理,似乎又远离现实生活,很容易让课程内容陷入虚无,学生上课昏昏欲睡,提不起学习兴趣。因此,本门课的讲授特别注重案例的精心挑选,反复推敲和深入解读,用小案例讲透大道理是多年以来逐渐形成的一大教学特色。从实际效果来看,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对授课内容满意度较高,学评教排名始终保持学院前列,学校教学督导和同行评价好,2021年在学院讲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并唯一入选四川省“精彩一刻”决赛,获得了二等奖。
再次,将线上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融合到传统教学中。在疫情期间,初次接触到新鲜的网络教学模式,从最初的不适应,到逐渐适应并积极主动的运用于日常课堂教学。为了更好的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结合起来,避免课堂的随意性和形式主义,做了新的课堂环节的设计。比如,网络平台开展课堂互动环节时,互动的问题放在哪个核心知识点合适?问题如何具备知识性并符合学生实际?通过这种新教学模式的应用,学生参与度大大提升,也便于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查漏补缺。
在保质保量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担任了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已全部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7人,正在指导人数8人;担任了试讲试教导师,均已顺利通过验收;参与了学院“烛光导航计划”并担任导师,指导学生参加创业创新项目的申报;指导学院四名同学参加党史宣讲活动。
2022年度在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方面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显著性成效情况:
2021年荣获乐山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课比赛一等奖;
2021年荣获四川省“精彩一课”讲课比赛二等奖;
参与修订2021版《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辅学读本》;
参与2022年《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省级课程思政申报工作;
参与2022年《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网络平台建设;
2021年乐山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课题《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及时代价值研究》;
《00后大学生的恋爱观:现状、问题与对策》,《商道》2021年;
2021年担任数理学院《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学生讲课比赛评委;
2021年优秀教师;
2021年优秀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