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调色盘上的最美绘笔
冉勇,男,中共党员,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四年来,深耕学生工作,强化政治引领,力做学生思想的引路人,提振竞争意识,敢做学生竞赛的主推人,厚植担当情怀,甘做学生成长的铺路人。发表一般公开期刊论文8篇;主持市厅级项目1项、主持校级项目2项、横向项目2项;获四川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官;获首届龙湖廉政论坛学术论文征文二等奖;乐山廉政研究中心学术论文征文三等奖;乐山市第十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奖;四川省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省级优秀指导教师;就业指导课优秀指导教师;3届乐师杯辩论赛最佳指导教师;2次获军训优秀教导员;优秀中层干部荣誉称号。指导学生学科竞赛共获奖36项(国家级一等奖2项、省级14项、市级2项、校级18项);指导学生项目共24项(国家级4项、省级3项、校级17项)。
《诗经》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育人之道恰似老工匠雕琢千年璞玉,需以星火淬其魂,以春风润其形,以明月澄其心!当第一缕晨曦如金红绸带缠绕校园飞檐,当琅琅书声化作振翅白鸽掠过苍翠树梢,是浸染五千年文明的浓墨,在时光宣纸上晕染出桃李灼灼。教育是镌刻岁月的神笔,为时代青年勾勒出凌云壮志的蓝图!冉勇老师以赤子之梦作朱砂,以橙黄之心润芳华,以精励之情研青绿,以深邃之思调靛蓝,在青春的巨幅画卷上挥毫泼墨,将平凡的育人岁月,谱写成一曲曲激励人心、荡气回肠的壮丽乐章!
一、朱砂印梦,信仰为墨书山河
红色,是朝阳初升的热烈,是旗帜飘扬的信仰,更是冉勇老师心中永不熄灭的教育热忱。他深知,思想引领是辅导员工作的核心,如同灯塔之于航船,为学生照亮前行的方向。
若青春是一张未染纤尘的素绢,那信仰便是滚烫的朱砂,正是冉勇老师育人日常最磅礴的注脚!他如同手握如椽巨笔的丹青圣手,在时代青年的心田上,镌刻下永不褪色的精神图腾!
他的日常育人,是一座穿越时空的神奇宫殿!翻开泛黄典籍,用历史叙事的方式,重塑时代青年的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他带领一个个学生团队,重走红色足迹,重受精神洗礼。2021年,合作指导卢春晓团队,以《走进赵一曼》为题,通过不断重构思维视角,最后形成了5分钟红色足迹微视频,该作品获四川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二等奖,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红旅创意策划大赛(西南赛区)二等奖、共青团乐山市委、乐山市学生联合会主题演讲微视频征集活动二等奖、校级一等奖;并作为“乐师青年讲党史”荣登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他以坚韧与创新的品格,让每位时代青年的胸膛都燃起熊熊烈火!他以真知灼见指引着学生不断翻越思想的高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二、橙黄润心,关怀为雨润芳华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成长之路荆棘丛生、迷雾重重,而他,就是那一抹最温润的橙黄,为时代青年撑起一片“绿树阴浓夏日长”的清凉天地,守护着每一个稚嫩的心田!
21级学生小梁,重度抑郁,无心学业,仿佛一只折翼的孤雁,坠入黑暗深渊!面对这种情况,作为他处理的第一个心理台账学生,他约见了小梁,开展谈心谈话,可谁成想?这一谈就从上午11点谈到了下午六点半,整整谈了七个半小时。在谈话过程中,小梁情绪激动,在办公室痛哭流涕了5次,但每一次他都能找准问题症结,创新方法精准施策,让小梁倍感温馨与信任,最后两人成为良师益友,今年小梁已经顺利毕业。
三、青绿护苗,成长为要争卓越
嫩芽破土时,总带着一抹新绿;青年成长处,必有助力加持。他以砥砺前行、甘于奉献的精神,激励着时代青年在学科竞赛和项目研究中取得一个个突破。
2023年,当学生科长江纳老师告知他要报挑战杯红色专项作品时,他还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不顾病痛的折磨,毅然决然地保送了三个作品。其实他也是第一次知道有这个比赛,既不知道该做什么?更不明确如何才能做好?但他就是执念为痴,助推学生成才也是他的梦想与情怀。
大病初愈,他立刻投入到作品的指导中,从项目设计到项目答辩等各个环节,他都仔细入微,创新引领,力求把作品做到最好!他所指导的三个作品,最后都取得了不菲的佳绩。李美霖团队作品《文化殇旅中的坚毅步伐-乐山战时故宫历史叙事》获第十八届“挑战杯”红色专项国家级一等奖、第十七届“挑战杯”红色专项省级一等奖、“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展示活动省级一等奖、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红旅创意策划大赛(西南赛区)一等奖、校级一等奖,一共获得5个一等奖。作为第一个国家级一等奖作品,他的心中是满满的幸福。李依宁团队作品《红枪白马女政委:不得不说的赵一曼》获第十七届“挑战杯”红色专项省级二等奖。董杭川团队作品《历史深处走来的红色青春记忆-四川三线建设历史叙事》获第十七届“挑战杯”红色专项省级三等奖、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红旅创意策划大赛(西南赛区)二等奖。这些荣誉的获得,离不开学校的领导,校团委、学工部的关心,也是他与学生团队共同奋斗的硕果。在国赛一等奖李美霖心目中,他是这样一位师者:在我心中,冉勇老师是带着阳光行走的人,他的笑声总能化开阴霾,让难题在轻松讨论中豁然开朗。我见过他随手敲打出回味无穷的文字,也听过他犀利凝练的即兴讲话-才华在他身上是流动的风景。更珍贵的是,他从不向我灌输答案,而是用眼神问:“你觉得呢?”这份深沉的信任与陪伴,让我学会在迷途中成为自己的灯塔。原来真正的引路,是让你发现自己胸中本就有的光,便会习惯性遇见最美好的自己。
他常说,当年学习普通话时,自己说着很难受,别人听着很难为情,作为普通话很不标准的他,他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韪”,指导法管学院吴秋谕同学参加四川省“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但他那深邃的思维,精美的文笔,最后力战成绩,荣获省级二等奖。在吴秋谕心目中,他是这样一位师者:冉勇老师是我心中严谨务实的引路人,从演讲比赛片区赛到省赛,他逐字推敲讲稿结构,确保逻辑环环相扣;精益求精文稿表述,教我如何将宪法条文转化为具象故事。他教会我演讲既要逻辑清晰,更要传递人性的温度。这段征程,让我懂得信仰不仅写在纸上,更镌刻在教育者润物无声的耕耘中。
通过2023年的指导经历,他不断提升指导能力,并在2024年、2025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24年他又重新整装出发,迎接新的挑战,指导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赛。指导袁茂铃团队作品《石榴花开:青年大学生参与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探索与实践研究》获第十九届“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赛全国一等奖,这是他获得的第2个国家级一等奖。在袁茂铃心目中,他是这样一位师者:在与冉勇老师相处时,我能够真切感受到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于我而言,他是为我们驱散迷雾的灯塔,在学业迷途时照亮方向;是滋润我们心田的春雨,于困顿迷茫中给予鼓励;是给我们保驾护航的舵手,在学科竞赛里指引前行。他逐字批改,反复打磨竞赛作品,连答辩时的手势站位都悉心指导。他也总是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引导我们明白许多道理,他教会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方法,更是迎难而上、追求卓越的信念。那句“别怕,大胆尝试”,让我们在成长路上,深深体会到师者的温暖与担当。
2025年,他指导王李驹团队作品《流淌的乡愁:青年大学生参与乡村全面振兴的困厄、纾解与前路展望调查报告》获第18届四川省挑战杯主赛道省级二等奖;在王李驹心目中,他是这样一位师者:在我心中,冉勇老师不仅是严师,更是益友。他以专业的指导带我攻克挑战杯难题,拿下省赛二等奖;用思辨智慧启发辩论技巧,助我三次摘得最佳辩手。在他的引领下,我不断突破自我斩获多项荣誉,稳步成长为更优秀的自己。同时,他还指导涂冯思雨团队作品《绝非“儿戏”:数智时代下川剧活态传承的破局与新生调查报告》获第18届四川省挑战杯主赛道省级三等奖。在涂冯思雨心目中,他是这样一位师者:于我而言,冉勇老师是握着火种的引路人,总在我迷茫时点亮方向。我们做作品时,他逐字阅读,把川剧项目里的方言唱段细节都抠到极致。他教会我们的不只是思维方法,更是“敢把非遗搬上赛场”的闯劲,那句“我不在乎获奖,我要的是最优秀的作品”,让我们在获奖时,忽然懂了真正的师者匠心。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所有的成绩的取得,他深知:“敢为人先,臻于至善”的乐师精神和“弘毅自强,笃学践行”的校训品格,是他不断砥砺前行的精神家园。
四、靛蓝启智,智慧为灯引航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千年叩问,时刻萦绕在时代的青春之旅中。而冉勇老师恰似那座屹立在茫茫大海上永不熄灭的灯塔,以靛蓝般深邃的智慧,为学子们指引“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光明方向!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冉勇老师用朱砂的炽热、橙黄的温润、青绿的执着、靛蓝的深邃,在青春调色盘上,绘就了一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美画卷,他是传承文明的薪火者,是守护成长的摆渡人,是启迪智慧的引航灯!愿他继续执教育之笔,蘸满古今智慧与人间大爱,在时代青年的人生长卷上,续写更多“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华彩篇章,让每一个青春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