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恒忠,博士,乐山师范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现任四川世界遗产普及基地主任;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学领域教学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6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SCI收录15篇)。曾获第六届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三等奖、第一届四川省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等荣誉。
岩石的密码里 藏着育人的诗行
近年来,他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并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了20余篇学术论文(SCI收录15篇)。他曾荣获第六届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三等奖,以及第一届四川省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此外,他还获得了乐山师范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一等奖,并被授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在指导学生方面,他带领学生斩获了第七届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三等奖及“最佳表现男选手奖”,以及第一届四川省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地学知识竞赛”特等奖等优异成绩。
潜心教学,精益求精
乔恒忠始终将教学视为教师的首要职责。他主讲的《基础地质学》《灾害学》等课程,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生动的课堂设计,赢得了学生的高度赞誉,教学效果常年名列前茅。与此同时,他不断打磨并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积极参与各类教学竞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2022年荣获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第一名、乐山师范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一等奖,以及第六届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理科组三等奖;2021年获得乐山师范学院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三)。
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他勇挑重担,积极推动地理科学专业建设与教学创新。他参与建设了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1门(测绘城市地理信息虚拟仿真实验,排名第四)和四川省首批课程思政典型案例1项(《自然地理学》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排名第四)。此外,他还作为骨干成员参与了多项教学研究项目,包括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础地质学课程思政在线教学研究,排名第五)、四川省2021-2023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深化新时代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普惠共享研究,排名第五)、四川高校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课题(基于OBE理念构建《基础地质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体系,排名第二)以及2022年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基础地质学》,排名第二)等 6项教学类课题,以创新思维持续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育人为本,桃李芬芳
乔恒忠坚信“学科竞赛是实践教学的延伸”。自2019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组建了6支本科生学科竞赛团队,成员涵盖2018级至2024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地理科学专业的20余名本科生。2024年,乔恒忠悉心指导戴琛城、刘淼、邓佩佩等5名同学参加第七届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最终成功闯入全国总决赛,并荣获自然地理组(含综合地理方向)三等奖;戴琛城同学还获得了“最佳表现男选手奖”。2023年,他指导的本科生团队在第一届四川省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的“地学知识竞赛”项目中斩获特等奖。近年来他还指导了8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其中包括6项国家级项目和2项省级项目。此外,他还指导了“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项目(获省级铜奖1项)、“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获省级三等奖1项、校级重点项目1项),以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获校级三等奖1项)。不仅如此,乔恒忠作为负责人带领本科生成功申报四川省科技创新苗子工程资助项目并顺利立项,学生还参与了2项市厅级科研项目,发表了6篇学术论文(其中4篇被SCI检索)。
依托上述学科竞赛的丰硕成果,学生培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侯诗雨同学荣获2020-2021学年度国家奖学金,张志清同学被评为2020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邓佩佩等4位同学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李嘉玮等10余位同学荣获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邱子鑫等5位同学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张志清等3名同学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在考研复试中,邱子鑫同学凭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学术论文成功逆袭,顺利升学至重庆师范大学;侯诗雨、李思雨同学则分别成功申请并就读于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和爱丁堡大学;李嘉玮和邓佩佩同学分别考研至西安石油大学和西北大学。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他日复一日的耐心指导和言传身教。
作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18级1班的班主任,乔恒忠倾注心血营造优良班风,该班学生表现优异,2021年荣获乐山师范学院第九届校级先进班集体和优良学风班称号;乔恒忠本人也获评为2020-2021学年乐山师范学院“优秀班主任”。
深耕科研,探索不息
乔恒忠在科研领域积极开拓创新,潜心钻研,展现出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尤其在华北克拉通地质演化以及川西南地质保护与利用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特色。华北克拉通被誉为研究“地球早期大陆形成与演化”等关键科学问题的天然实验室。乔恒忠积极联合中山大学、西北大学及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等单位的合作者,利用现代构造解析方法与测试技术开展系统研究,为深入探讨华北克拉通的地质演化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提供了重要依据。其研究成果已在《Precambrian Research》、《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等地球科学领域学术期刊共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5篇);并在第36届国际地质大会、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等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2025年3月他还受邀参加四川省地理学会科普研学专委会学术交流会,并作主会场特邀报告,相关成果获得了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乔恒忠还先后荣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授予的“第七次李四光优秀学生提名奖”,以及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授予的“第一、二届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青年学术论坛优秀展示奖、口头报告奖”。
在过去的五年中,乔恒忠主持了6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科普项目,原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以及四川省科技创新苗子工程培育项目;同时主持了乐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项目等市厅级、校级课题多项。此外,他还参与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多项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参与授权专利5项。2024年,他还入选了乐山师范学院“金顶计划”科技创新青年人才团队。
担当奉献,服务社会
自2023年5月担任四川世界遗产普及基地主任以来,乔恒忠统筹基地的日常运营,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社会科学普及活动,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作为主要负责人,他带领团队成员申请并获批四川省社科联社科普及基地专项活动项目2项。2024年,他作为领队协助吴薇老师参加“以巴蜀文化之光为中华文明添彩”四川省社科宣传普及大赛,吴薇老师凭借出色表现荣获三等奖,四川世界遗产普及基地获得优秀组织奖。2025年1月,基地被评为2024年度乐山市社科联系统工作成绩突出的社科基地,乔恒忠被评为成绩突出的社科工作者。
同时,乔恒忠还受聘为中国科学探险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四川省地理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四川省地理学会科普研学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地质学会城市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乐山市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专家库成员,积极参与行业协会和学术组织工作。此外,乔恒忠还积极完成学校和学院交办的其他工作,如学科建设、申硕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指导、本科生学科竞赛与考研指导等相关工作。这些教学与科研工作均赢得了学院师生的广泛赞誉。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乔恒忠以谦逊的态度扎根于教育这片沃土,用扎实的学识助力学生成长,以探索的精神不断攀登科学高峰。在他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青年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更感受到了新时代师者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