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三届最美青年教师评选

第三届“最美青年教师”评选活动候选人--教育科学学院余祥

作者:教育科学学院党委   发布时间:2025-05-16   来源:    点击次数:



    余祥,中共党员,学前教育系系主任,专业负责人。获乐山师范学院“课程思政”影响力人物、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师范专业认证党员先锋岗、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主持教学成果获乐山师范学院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教学创新奖“二等奖”。指导学生获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四川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评审、全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优秀本科论文评选一等奖。主持四川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省、市厅级科研课题6项。

双岗担使命,润物细无声

余老师2015年9月正式入职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专任教师岗位,当时恰逢学院辅导员因为工作调动、生育请假等原因造成人手不足。在参加分管领导组织的谈话交流后,余老师主动兼任起了2013级学生的辅导员工作。刚开始接手后,余老师感到了很大的工作压力,一方面自己作为新教师,迫切需要备好课,“站稳讲台”,另一方面,需要尽快熟悉学生管理工作,为学生服好务。当时余老师白天除了上课,就在辅办坐班,处理学生的相关事务工作,晚上回家才有时间备课,由于新教师备课工作量大,经常需要准备到凌晨,如此一个月下来,余老师瘦了10多斤。回想起那段时光,余老师表示,虽然辛苦,但是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支持,也在学生工作中更加深刻地领悟了如何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2013级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余琪说:“余老师,治学严谨,教学深入浅出,作为专业老师,始终耐心的为我们答疑解惑。作为大家的男神辅导员,春风化雨般的关怀陪伴我们成长深受大家的敬爱。如今,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我,更能深刻的感受到当初祥哥对我们关心,其专业学识与温暖笑容相映,既彰显师者风范,更诠释了教育者的仁爱之心。

2013级学前教育专业的曾艳娟是一位文静懂事的学生,有一天余老师接到电话说她在体育课上晕倒了,余老师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跟随救护车把她送到了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发现是胃穿孔,需要立马手术,余老师为其垫付了费用,通知了学生家长,一直在医院陪同到手术结束,待学生病情稳定后才放心离开,当时到家已经是凌晨3点过了,匆忙休息后,赶着去上第二天上午的课程。事后余老师了解到,该生为了减轻父母负担,平时勤俭节约,经常不吃早餐,从而为身体的健康埋下了隐患,在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劝导后,帮助其申请了助学金,支持她更好的学习生活。

同时,余老师注重对于学生专业发展的引导与支持,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提供义务指导。当时,与一同入职的尹国宾老师共同承担了本专业学生的教师资格证笔试指导的工作,每周四下午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考试,就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通过这种强化训练,当时学生的教资笔试基本实现了人人一次性过关。此外,余老师还为当时有考研意向的学生成立了指导小组,每周二晚上为学生考研复习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提供一对一指导,提升了学生的复习效率和迎考信心。

 

潜心研教学,产教相融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最开始是余老师给民族地区“3+2”的学生上的一门专业课,这部分学生相对专业基础薄弱,对于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畏难情绪。在他们看来,科学都是些高深的知识,自己都没有搞懂,怎么去教幼儿,同时也认为科学离幼儿的已有经验太远。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余老师先通过深入简出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不只是科学知识,幼儿的科学教育其实也并不难,就在幼儿的生活中,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此外,余老师通过调研了解到当时民族地区幼儿园面临的两大教学任务是帮助幼儿过好通用语言关和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因此,基于这部分学生将面临的行业需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试讲实训,锻炼学生习得规范化的教学用语。同时,在课程内容中加强了“认识我们的身体”这一版块,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如何通过科学活动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在此基础上,课程开设了对应实训室开放项目,进一步拓展学生实践机会,并且余老师为学生录制了配套的在线课程,为这些民族地区学生职后幼儿科学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持续化的支持。19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吉康阿呷莫说:“之前我对在幼儿园上科学课是比较怕的,通过课程系统训练,我清楚了如何撰写教案以及组织科学活动,非常感谢余老师无私的教育与栽培。”由此产生的课程教学成果也先后荣获乐山师范学院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教学创新奖“二等奖”。

此外,余老师所任教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学前教育评价》等课程也注重产教融合,在基于行业需求重塑课程体系的同时,充分利用实践环节带领学生走进幼儿园,切实感受幼儿园环境的特点、价值,亲身参与相关环境的创设。同时基于幼儿园发展需求,积极运用所学理论、方法和工具对幼儿园的各要素进行评价,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果。同时,近年来,学生开始将评价课程上所学习的Class师幼互动评估系统、ECERS-R环境评级工具等国际量表进行本土化应用,收集相关数据进行毕业论文撰写,丰富了研究的视角,提升了学前论文的整体质量。

 

赛教砺精技,成果映初心

如何让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本科生具有较强的职业竞争力是余老师一直思考的问题,目前全日制本科学历的幼师在幼儿园中的占比还不高,本科生进入行业后主要会面临教学和科研两大任务。因此余老师注重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师范生技能大赛、论文评选、大创项目等赛事,实现以赛促学,以学促教,帮助学生不断提升核心能力,为职后的专业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学生师范技能大赛指导方面,余老师通常会根据学生的能力特点与学生共同进行选题及教学设计,充分展示学生的特长与优势,师生经常为扣一个细节讨论很久,甚至跑好几个幼儿园面对真实的小朋友进行试讲,根据实际效果反馈选择最优方案。同时,在整个参赛过程中余老师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安抚,及时疏导学生的比赛压力,积极引导学生调试好心态。近年来,余老师指导学生获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指导学生获得第四届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一等奖1项;指导学生获得第九届“华文杯”全国师范生学前教育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16级学生尹惠娇回忆说:“余老师是我师范路上的温暖明灯,备战省赛期间,他牺牲休息时间与我反复打磨课程设计,深夜学院台灯下逐字修改教案的身影始终难忘。他总能敏锐捕捉我的焦虑,每次试讲后用幽默鼓励化解紧张,引导我调整状态。”

在学生科研活动指导方面,余老师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好入园实践机会,带着问题意识去用心观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所学专业知识,提炼出有价值的研究主题,尝试小论文的撰写和大创项目的申报等。近年来,余老师指导学生获得省级优秀专业论文评选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指导学生立项国家级大创项目1项,省级3项。

此外,余老师认为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是职前培养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关键环节,十分重视对于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从学生选题到研究设计等都倾注了大量的时间、精力。2024年,余老师指导的20级学生任玺烨对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感兴趣,通过师生多次研讨最终将焦点落脚到教师对区角游戏幼儿学习的识别上。为了帮助学生收集到丰富的研究资料,余老师对接了当时国培班的学员,并去到了乐山峨边彝族自治县等地的村幼教点收集第一手的资料,资料收集整理好后,又带领学生向量化分析更加精通的老师们请教,保证数据处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如此前后经过10多稿的修订,学生最终完成了一篇有质量的毕业论文,获得了一次全方位的规范化写作训练。这篇论文后来获得四川省教育学类专业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评选一等奖和第十八届全国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本科组一等奖,这是学前教育专业目前为此在学生毕业论文评选方面取得的最好成绩。

教育者,当以童心为灯,以信念为帆。余老师用十年坚守,在幼教的沃土上播撒星光,让每个孩子眼中的好奇化作星辰,让每位学子心中的理想汇成星海。他说:“教师的责任,不是替孩子摘星,而是教会他们如何仰望星空。”这份对星海的守望,终将在无数幼儿教师的接力中,照亮更远的教育征程。





下一条:测试